封停快递柜,为一名婴儿让渡权利,是远比“拿快递方便”更大的价值

只有当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大家”才有保障。“大家”,终究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

近日,广州天河区龙岗路的街坊称,这里的快递柜突然停止服务,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据广东台触电新闻报道,涉事快递柜区域被警戒线封起,并贴有警示标签。有快递小哥介绍,这里的快递柜每天可以流转数百个快递,封闭后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为何快递柜突然被封?天河西街社区居委会回应称,快递柜旁边的住户投诉快递柜拿取声音太吵,影响了家中5个月大的婴儿睡眠,经多方协商快递公司决定暂停该柜服务,婴儿满周岁后会重启快递柜服务。

从报道中也能看到,有周边住户对此表示了理解,并且建议能不能把快递柜挪到其他地方。从暂停快递柜这一举措来看,大概是各方也达成了合意,目前的做法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周边居民同意、社区居委会和快递公司同意,但新闻发出来一些网友却不同意了。有网友在相关留言区谴责这户家庭“自私”,“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公众利益”“家人也是巨婴吧”,种种言论不一而足。

封上一个快递柜,肯定会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考虑到快递已经成了如今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这种影响不可谓小。加之此前在舆论场,人们也确实看到过一些带娃家长对孩子袒护、溺爱的事件,或许很多网友正是代入了这些,故而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义愤”。

但毫无疑问,婴儿的安静权利是应当保障的。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居民区的噪音标准在45分贝-55分贝之间,超过这个标准可算作噪音扰民。如果这个快递柜确实很吵,别说对婴儿睡眠产生打扰,对成年人来说也是烦恼。

而且在这件事上,其实有一个更简单的判断标准,即“你”是否愿意为了“公共利益”,允许快递柜安在自己的窗前,去忍受连绵不断的噪声?且不说事件里的当事者是婴儿——一个最为脆弱、最需要社会呵护的群体,即便是成年人,是否又有这样的“胸怀”和“格局”?

很多事情,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简单的道理一代入,就简单多了。人们不能动辄用“大家”去道德绑架“个人”,用所谓的“公共利益”去压倒“个人权利”。因为你可以是“大家”,但是你也有很多机会成为“个人”,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诉求的人。

楼下的广场舞可能影响了你,乱停的自行车可能堵在了家门口,电梯声音过大影响了睡眠等等,如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知道这种日常纠纷有多频繁。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些不同的场景里去表达个人诉求,去“对抗”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但是,难道个人诉求就应该无条件让步吗?

显然不能。人们应当按照基本的社会常识和规则去解决纠纷,而不是看着哪方人多势众,就用“公共利益”的说辞去压服个人。反过来想想,只有当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大家”才是有保障的。“大家”,终究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

也可以想想反向的新闻。今年7月,在贵阳至南京的一列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碱中毒,航班在起飞30多分钟后紧急返航,得到了机上旅客一致理解与支持。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让人感动?就是因为公共利益让渡给了个人权利,这能让每一个人都有安全感,相信“我属于集体,我的利益也会得到集体的保护”。

所以当快递柜拿取声吵到婴儿睡眠时,快递柜服务被暂停,才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当婴儿的休息权与更多人的权利发生冲突,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水位。为一名婴儿让渡权利,实际上也宣示了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这是远比“拿快递方便”更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