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宇:大部分美国的“中国通”,既不懂中国也不懂美国 懂中国者何在?
最近,美国众议院共和党成员发起了一项名为“中国周”的活动,旨在通过集中审议一系列反华议案,加强两党在应对所谓“中国威胁”上的共识。这些提案大多围绕着老生常谈的话题,如“孔子学院和TikTok对美国青年的影响”及“中国盗窃美国公民遗传信息”的指控。不出所料,这一举动引发了民主党内关于共和党对华态度不够强硬的批评。
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时面临重重困难。文章中,一些学者将此归咎于来自美方的敌意,而更多声音则指责中方的不友好态度阻碍了学术交流,字句间流露出对美中竞争加剧背景下缺乏中国问题专家的忧虑。
与此相呼应,中国媒体也在探讨是否还能找到像基辛格那样既深刻理解中国又具有政策影响力的西方人士,以期稳定两国关系。然而,“中国周”活动揭示出,至少目前美国并不急于深入了解中国,而从中国视角来看,或许“中国通”本就是一种历史特例,其存在与否并不那么重要。
“中国通”一词广泛用于形容了解中国的个体,包括政治领域的知华友好人士、对政策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乃至对华有一定认识的公众人物。但实际上,许多被冠以此名的人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能还不如许多普通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深厚。他们中的很多人中文水平有限,缺乏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其认知主要依赖翻译材料和短暂访问的印象,这与那些精通英语并在美国生活学习的中国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却很少被称为“美国通”。
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中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刻板印象和缺乏深入了解的兴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往往基于情绪化的威胁或崩溃论调,而非基于深入的语言文化研究。因此,美国有关中国的信息获取、研究人才及研究深度均受限,导致高质量的中国研究稀缺。
近年来,尽管有诸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推出的“解读:中国”项目开始翻译中国文献,但这反映出以往研究资源的匮乏及研究方向的偏差。许多美国学者倾向于选择容易产出成果的领域,如民族、性别、宗教等,而非真正致力于理解中国,这进一步削弱了研究的实际价值。
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不仅受到既有偏见和兴趣缺失的限制,也面临着研究动机与方法的偏差,使得大部分研究成果对于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帮助甚微。真正有价值的洞见往往出自少数资深研究者或天才学者,而对于新一代研究者的期望则较为有限。因此,过分依赖美国的中国研究成果来解读中国,既是对中国复杂性的忽视,也是对美国学术现状的误判。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