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腔手术机器人到风电平台 看民企勇挑技术攻关
原标题:从腹腔手术机器人到风电平台看民营企业如何勇挑技术攻关大梁→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00余万家,同比增长7.8%。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各地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技术攻关过程中,都有哪些新探索、新举措?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亮相
具备抗击17级台风的能力
8月1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顺利抵达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这是全球首个在一个漂浮式基础上安装两座风机的海上风电平台。两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
“明阳天成号”攻克了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深水区大容量漂浮式风电平台核心关键技术,为海上风机走向深远海,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案。广东中山一家民营企业,在重大能源项目中肩负起了关键技术攻关的重任。
按照设计要求,“明阳天成号”具备抗17级台风的能力,这家企业研发的智能化感知和控制系统,为“明阳天成号”打造了智慧的“大脑”和敏感的“神经”,使整个海上“巨人”能够根据海况,实时调整工作状态迎击台风。
除了应对深远海的风浪,如何降低成本也是海上风电不断走向深远海需要突破的瓶颈。“明阳天成号”的漂浮式基础由34个混凝土管节组成,长117米、宽105米、高39.5米,总重8000多吨,是整座平台在深远海“安身立命”的关键。
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该平台并没有采用海洋工程中常见的纯钢结构形式,而是选用钢混结构,这一改变不仅可以提高建造效率,还可以降低50%以上的成本。
“明阳天成号”如同海上的一座绿色能源工厂,每年预计可发电5400万度,足以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1年的用电需求,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手术机器人能轻松地完成剥鹌鹑蛋壳,缝合蛋膜,折千纸鹤等高难度动作。
这些超精细、高难度的操作,由控制台前的医生通过实时高清三维影像系统来完成,光学成像系统相当于医生的“眼睛”,而机械臂则相当于医生的“手”。借助这台手术机器人,不仅能显著减小外科手术的创口面积,还能大幅提升手术精准度。
这家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单孔手术机器人,意味着只需在患者身上打开一个微型创口,就可以把前端机械装置放入体内。
除了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这家公司研制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国内医院用于近4000例临床手术。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同时掌握单孔及多孔两项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的公司只有两家,其中之一,就是这家创办仅7年的中国民营企业。
深圳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营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截至2024年6月,深圳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超254万家。为了激发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深圳接连出台了多项政策,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创业环境和创新土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超55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重达到92.3%,个体工商户超1.25亿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3%,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9%,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55%。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